百万学费的“全人教育”:榨干中产家庭的教育豪赌,图什么?

2022/04/11 374
百万学费的“全人教育”:榨干中产家庭的教育豪赌,图什么?

“心情不好的原因是,我发现小真(化名)是一个谜团,自己很失败。”

 

图片

 

说这句话的人,是圈内一位小有名气的虎妈,她的儿子在小学毕业后顺利留学国外,现在已经在读高中。父亲则更加义无反顾,专程飞去国外给孩子陪读。

据她自述,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琴。为了学琴之路,钢琴是肯定要买的,1对1的外教小课也自然不在话下。

 

图片

 

但孩子对钢琴的热度好比过山车,从每天练一个小时,到后来一星期2-3小时,最后一年都弹不了几个小时,手指的基本功疏忽了,和那些“大神级”的同学自是不能比的。她说,“花了这么多钱,到头来都不好意思写到升高中的申请表上”。

 

小学毕业后出国,儿子看到身边朋友都在学Python,于是也兴冲冲学了半年编程,然后停了。几年下来,当初的同学已经达到铂金级别,儿子还停留在小白级别。

 

图片

 

书法总算是有天赋了,照她的说法——“老天赏饭吃”,但练了5年也停了,家里的毛笔和砚台都积了厚厚的灰。

 

文化艺术都不亮眼,那就转运动吧——苦练三年的游泳,总算是拿了市运动会冠军,但孩子实在不喜欢,最终也没练下去;相比之下,孩子还算喜欢网球,家里人不惜重金请了每周一次的私教课,但起步太晚,“绝对不可能到州前五十名了”。

 

图片

 

末了,这位虎妈迷茫地问:“那两年后,他申请大学与众不同的标签到底是什么啊?”

 

图片

 

在她的评论区里,不少家长都有着相似的吐槽:花了几十万学费上国际学校,竟然还是逃不过“内卷”的宿命。

这也就算了,再加上各种特长、补习班费用,算下来一年花费超过百万

可是这么砸钱砸资源,竟然还“卷”不出头?

 

图片

 

不管如何,残酷的事实就摆在眼前——

 

确实不能。

 

图片

 

国际学校:“远离内卷”是伪命题吗?

工作原因,曾经参加过一场国际学校的咨询会。

在这家位于上海、略显陈旧的酒店的会场,挤了一大波焦虑的家长。他们拿着小册子仔细研读,在展台前排着长长的队,听老师们侃侃而谈,然后在本子上记下复杂而陌生的概念:A-Level、AP、TOEFL、SAT......

 

图片

 

他们中,有很大一批属于所谓的“新中产”,至于为什么选择国际学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有的是所谓的“鸡娃一代”,将阶层上升的希望寄托于送孩子就读国际学、接受与之衔接的“精英教育”;

图片

 

有的家庭本就是高知,对国内最普遍的“填鸭式教育”颇有微词,因此转向国际学校,希望能让孩子“快乐发展”;

 

图片

 

也有的家庭钱和资源都不缺,偏偏少一个好户籍,思来想去,与其让孩子累得半死在几个高考大省中拼杀,争夺少得可怜的985、211名额,不如花点钱上国际学校,出去“读个Top50的国际名校”......

图片

 

总而言之,肯花钱的家长,不为别的,就为给自己和孩子一份远离内卷的“心安”

 

然而,这种“心安”,更多时候在入学没多久就化作泡影。

 

图片

 

一位在大学当教授的朋友,常年奔赴在“反内卷”的第一线,孩子以名列前茅的成绩毕业于某公立初中,随后就读当地数一数二的国际高中。

 

开学第一个学期,她自信满满地去参加家长会,回来时却完全崩溃:“老师说,小米(化名)同学托福都考到100分了,世界级的竞赛拿了好几个奖,就这还不敢保证能进藤校。”

 

图片

 

“老师说,我们小米的简历太单薄,拿出去连印度学生都不如。”

 

末了,她不忘控诉一番:“你说这群家长好不好笑,孩子都送进国际学校了,还要带头‘卷’。”

 

图片

 

半年后再遇见时,她正拎着一脸疲惫的孩子赶往补习A-level的路上:“没办法,要申大学啊。”

一位在语言培训机构做助教的朋友曾经吐槽说,“现在的家长真的有钱,托福雅思提分班,半个月就要10万,就这他们也肯花,说是只要孩子能出分就好。”

 

图片

 

旁边的一位老师抿了抿茶:“那你是没看过国外精英阶层是怎么不惜成本培养孩子的。”

 

图片

 

一语道破天机——

 

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完全快乐的教育。而到了今天,教育不仅要拼努力,还要拼资源、拼天赋,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图片

 

大家都在拼命往前跑,做家长的都已经拿出毕生积蓄“买票入场”了,又如何甘心在赛道上彻底“躺平”?

 

全人教育:昂贵的试错?

 

另一位朋友的孩子,从小就很有主见。初中阶段,就提出要出国。孩子有这份心,家长也自然全力支持。于是乎,立即找了关系,插队进入最好的国际学校作“过渡”。

 

图片

 

成绩看得过去,才艺也不能落下——毕竟老师特别指出,国外讲究“全人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

 

看着女儿身姿不错,学芭蕾便成了首选。tutu裙、练功服等等装备采购齐全,第一时间就找了当地最好的老师,上了一段时间的课。但一个剧目还没学完,因为要“恶补小语种”,时间冲突之下没时间练功,孩子不得不放弃芭蕾。

 

图片

 

等出了国,孩子的兴趣更加“变化无常”。每一次见面,家长谈的东西都不一样:今天是马术,明天学长笛,后天要学火箭科技......

 

一开始,父母还颇为自豪,觉得自家孩子兴趣广泛,对种种来去如风的“特长”也持开放态度。眼看着孩子马上要申大学了,做爸妈的终于忍不住急了:“样样都学,但样样都不精,都快读大学了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学什么。”

 

图片

 

正如开头那位虎妈所说的,会送孩子上国际学校的家长,大多是心甘情愿给孩子砸钱砸资源的,要怪就怪这“试错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被花掉的,不只是金钱,还有孩子和家长的时间

 

图片

 

尤其对于那些想要靠教育打破阶层天花板的中产家庭来说,多等一年,那道鸿沟似乎都会加深一些。

 

但与此同时,国外学校的老师却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经历,而不是结果。”

 

图片

 

一位名校的招生官更是表示,苦哈哈的奋斗故事并不吃香,比起一个满身荣誉的“扁平模版”,他们更想看到真实的、在探索和成长的“立体的人”

 

在英美很多名校,大一学生甚至不需要确定专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切想修的科目,从非洲民族舞蹈到犯罪心理学,从建筑设计到古希腊哲学——“只要你想学,只要我能教”。

仔细一想,相比外国人动不动就搞Gap Year(间隔年),性急的中国人压根就没有“停下来”的传统。

间隔年,指西方年轻人在升学或工作前留出的一段空档期,通常会进行旅行、实习或、志愿工作,或者发展兴趣爱好。

但问题来了,家长提供“试错”机会,不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教育豪赌:中产爸妈们图什么

 

一夜过去,那位虎妈更新了自己的微博:“小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是,‘妈,我怎么总在追赶啊’,为什么不能让他从容一点呢。”

在评论区,也有大批的家长表示,他们选择与这种焦虑和解——

一位妈妈留言说:“人生一直处于各种选择之中,继续加油。”

还有一位妈妈写道:“我会坚决鼓励孩子做任何热爱的事情,哪怕不是热爱一辈子,哪怕热爱的东西不能申请大学。”

 

图片

 

一位父亲更是举出实例:“在几千万从小学编程的孩子里,可能只有那么一两个天赋异禀的才能拿到金奖、进入帝国理工;但你培养一个孩子了解密码学,却有50%的可能培养出一个讲逻辑的现代人。”

 

图片

 

爱因斯坦幼时学过小提琴与钢琴,很明显,这与他后来选择的职业道路南辕北辙。但在成名之后,他不止一次表示音乐占据了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说“音乐赋予我无边的想象力”。

艺术也许没有成就他的人生高峰,但一定增添了他生活的色彩与厚度

 

图片

 

更何况,顶尖大学的招生标准也在悄悄变化。比起标化成绩,更加能决定入学资格的是那份“个人陈述”。

“我们希望看到你对学科的兴趣,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自己的认识。”一位招生官说。

 

图片

 

你问豪赌的中产家庭到底图什么?刨去功利而现实的那部分,回归本心来讲,大多数家长会告诉你——

“不过是想给孩子的人生多留一点选择和空间。”

而这,也许才是被忽略的,所谓“教育自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