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13岁中国女生捅死14岁同胞室友,两人均为交换生,住在同个寄宿家庭...

2025/08/08 25
热搜!13岁中国女生捅死14岁同胞室友,两人均为交换生,住在同个寄宿家庭...

如今,越来越多家庭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有些孩子年纪还不大,独自远行实属不易。为了照顾起居,他们通常会被安排进寄宿家庭,开始适应一种全新的生活节奏和文化环境。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若能遇到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同胞”,确实像是捡到一块心安石,有人说中文、吃得来,互相照应,搭个伴也不至于太孤单。

但事情也不是总那么美好。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有时候还真能变成“老乡变对手,鸡飞狗跳场”。生活习惯不同、资源竞争,甚至是暗自较劲的小情绪,都可能把原本“抱团取暖”的局面,搞成其他的剧情走向。

1

14岁中国女交换生被13岁女生刺死

 

这两天,一起发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麦考瑞湖的刺杀事件,正在持续引发社会关注。两名年纪尚小的中国交换生,在距离回国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里,一人身亡、一人被捕。

事件发生在周一晚间,地点是一户寄宿家庭的住宅。警方接到报警时是晚上10点20分,紧急救援人员赶到位于Edgeworth的住所时,发现14岁女孩身中刀伤、伤势严重。虽然医护人员在现场对她进行了紧急抢救,并将她送往医院,但最终仍不治身亡。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一事件的嫌疑人,是一名年仅13岁的中国籍女生。据警方介绍,她在现场被当场拘留,目前仍处于警方监管之下,预计将面临谋杀指控。

据悉,两名女生皆通过中国某短期交流项目于7月底一同抵达澳洲,计划在纽卡斯尔附近地区的学校短暂插班学习,并住在同一个寄宿家庭。原定于8月16日返回中国。

新南威尔士州警方麦考瑞湖区指挥官特蕾西·查普曼(Tracy Chapman)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两名女孩在来澳之前就相识,也未发现她们之间有任何紧密的私人关系,除了同属交流项目之外,并无更多交集。

“她们是通过项目来到澳大利亚的,被安排寄宿在当地家庭,同时参与学习和文化参访活动,”查普曼警司解释说,“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我们还在努力调查事件的前因后果。”

据报道,案发当晚,寄宿家庭的房东夫妇在睡觉前听到卧室外传来一阵骚动。走出房门时,他们惊恐地发现14岁的女孩已经倒在地上,身上有明显伤口。据警方透露,现场找到了一把厨房菜刀,初步判断正是凶器,并已送交法医部门进行进一步检验。

尽管调查仍在进行中,但查普曼警司坦言,这是一起极其复杂且敏感的案件。由于涉案人员年龄小、语言不通,再加上两人都是非澳大利亚居民,调查过程受到多方面限制。

“你可以想象,进行这样一项调查有多困难,尤其是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完全不同的背景下,”她补充道,目前我们也在与学生项目的组织方及中国领事馆保持密切沟通。

该案震动了当地社区。据悉,Edgeworth社区一向平静,居民几乎从未遇到过类似暴力事件。居民尼克·费南(Nick Feenan)表示,他自1995年起便住在这里,从未听说过有汽车失窃、街头打斗等问题。他说:“今天早上醒来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感到非常震惊。”

另一位居民朱迪·查内尔(Judy Channell)则表示,整个社区都为这起悲剧感到悲痛和不安:“这是一个非常安静、安全的地方。这种事发生在这里,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打击。”

目前,案件已移交由阿格尼斯突击队和州凶杀小组联合调查,警方已设立犯罪现场,并继续走访相关目击者及项目相关方获取更多信息。警方尚未公布死者的详细身份,称仍需完成相关家属通报和领事程序。

 

2

 

跟寄宿家庭闹矛盾,16岁留学生报警却被遣返

 

事实上,这并非是澳大利亚首次出现寄宿家庭引发的重大争议事件。就在几个月前,一名来自中国香港的16岁女孩在西澳遭遇驱逐事件。

这名女孩被媒体化名为“安德里亚”,她原本计划在西澳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IWA)进行短期学习。然而,在寄宿家庭住了不到一个月,她便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驱赶。

事件发生在今年3月3日,起因竟是一场因与母亲视频通话而引发的冲突。

据安德里亚回忆,当时她正在与母亲视频交流,寄宿家庭女主人突然情绪激动,敲门要求谈话,并对她持续大声责骂近一个小时。期间,无论安德里亚试图解释还是请求短暂冷静时间,对方均不予理会,甚至拍桌子、强行逼迫其开门。安德里亚最终不得不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寻求空间来缓解情绪。

无奈之下,她报了警。不久后,TIWA代表也到达现场。然而,让她始料未及的是,警方和学院人员的处理方式更令她感到被羞辱和孤立。

警察第一句话就是责备我幼稚,然后告诉我只有十分钟打包行李。安德里亚说,自己随后被直接带往机场,警察甚至在她如厕时要求开门,让她感到“像罪犯一样被对待”。

最终,她在机场等待了约六小时,试图联系律师和领事馆,才终于搭乘深夜的航班被迫回国。幸运的是,在母亲和律师的帮助下,她后来得以返回澳大利亚继续学业。然而,这段经历却在她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

“我担心,他们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国际学生。”安德里亚表示,“我知道还有很多寄宿家庭,对待学生很苛刻,甚至可以说是情绪上的虐待。”

这起事件也引起了当地多元文化倡导者苏雷什·拉詹(Suresh Rajan)的关注。他明确指出,该事件体现出对寄宿学生权利与尊严的严重忽视。“她不过是一个16岁的孩子,却在未获适当程序的情况下,被当作问题处理,令人震惊。”拉詹说。

我们对国际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极少,仿佛他们只是一个个交学费的数字拉詹指出,“如果继续放任这种制度性冷漠,受伤的将不只是个体学生,还有整个国家的教育声誉。”

他特别指出,目前澳大利亚的寄宿家庭制度监管极为薄弱。很多家庭在未经专业培训的前提下被允许接待外国学生,却没有明确的危机应对机制,也缺乏监督反馈体系。

“谁在监管这些家庭?他们有没有接受过文化多样性、未成年人心理、语言沟通等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人关心。”拉詹严肃地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德里亚事件曝光后,西澳警方虽然发表声明,声称当时的“骚乱”已得到处理,未采取进一步行动,但这一“标准回应”并未真正安抚外界的质疑。

将这起事件与纽卡斯尔刺杀案放在一起审视,不难看出,澳大利亚在接收国际未成年学生方面,仍存在诸多监管空白与结构性隐患。

一方面,交流项目大多以文化推广和教育输出为名,鼓励越来越多低龄学生“出国体验生活”;另一方面,在这些项目背后,却缺少一个真正能在紧急情况下为学生维权、提供心理支持、介入冲突调解的中立机构。

孩子们孤身在异国,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明显,寄宿生活中的不适和压抑,很容易被忽视甚至误解为“性格问题”或“行为问题”,进而被草率处置甚至驱逐。

更严重的后果如纽卡斯尔事件所示,个体间的误会、情绪冲突如果得不到及时调解,极端情绪可能在密闭的寄宿环境中累积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国际学生不是商品,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床位,而是一个真正安全、被尊重、有支持系统的成长空间。

当孩子远渡重洋来寻梦,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让他们在梦想之外,也能获得应有的尊严与保障?这个问题,任何一个寄宿项目的组织者、教育机构和接待家庭都必须认真面对。

 

------End------

文: 吃饭大王

英伦大叔(ID:UK07788915668)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图片及新闻信息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英伦大叔”,获取最新最快的英国资讯。

 




 

往期精彩回顾:

 

 

华人将迎来风暴?美国华人“老年回国潮”火热,背后原因曝光!

 

一夜翻盘!特朗普放大招,要公布爆炸消息!外媒:这很可能决定最终结果!

 

反噬!哈里斯被曝竟是奴隶主后代!上位史起底风向逆转,胜选基本没戏了?

 

局势突变!哈里斯反超特朗普!最新民调结果出炉,美国人竟是看上她这个......

 

卖掉上海两套房,移民美国11年!名门后人如今想回国养老,结局很悲惨!

 

特朗普若当选总统,世界将何去何从?在美留学生和华人或将迎来至暗时刻......

 

 

 




 

英伦大叔,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致力于传递最新最快的英国新闻与政策解读,

为海外华人提供签证、教育、创业类相关信息

 

欢迎关注英伦大叔,及旗下各平台账户

 

 






管理员,一个争取中年不油腻的大叔,长居伦敦英国金融监管局FCA注册金融专家英国内政部移民事务署注册专家
英国彼得森律师行合伙人
英国移民,英国签证,英国投资,欢迎添加管理员大叔的微信:

 






敬请 · 关注 · 订阅英伦大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