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8名中国游客在国外集体中毒!采摘食用毒蘑菇后紧急送医,医生都看傻了...

2025/09/02 62
突发!8名中国游客在国外集体中毒!采摘食用毒蘑菇后紧急送医,医生都看傻了...

近几年,爱吃菌子的队伍是越来越壮大了。火锅里少不了几片菇,街边小馆子里来一盘爆炒见手青,不少人为了“鲜掉眉毛”的口感,宁可冒着中毒风险也要尝一口。可惜,蘑菇这东西可不是随便开玩笑的,吃不对真的要出事。

 

前阵子,瑞典就闹出了一桩大新闻:8位中国游客在当地森林里兴致勃勃地采蘑菇,满心欢喜做了一顿“野生大餐”,结果全员中招,中毒送医。

 

 

1、8名中国游客误食毒蘑菇中毒

 

 

基律纳,这个瑞典最北端的小城,平时以极光和滑雪出名,安安静静,最多的突发事件也就是哪家驯鹿又跑进超市门口晃悠。但这几天,当地的新闻头条被一件“闻所未闻”的突发事故霸占——八名中国游客因为吃了野生蘑菇,集体被送进医院。

 

图片

 

急诊科运营总监海伦娜·弗雷德里克森·阿格伦回忆当时的情景时,仍然有点难以置信。她说:“我们接收过交通事故、登山意外,甚至冻伤,但一次性收治八名蘑菇中毒患者?这还真是头一遭。”

 

图片

 

这地方医院一共也就18张床位,突然来了八个急需救治的病人,可给医院忙坏了,他们不得不立刻联系周边地区的医院,协调转移部分患者。

 

据当地媒体报道,事发后的一天,医院外的停车场还停着四辆游客们的车。这些游客本来是来体验“北国风光”,结果行程单莫名多了一项:中毒体验。

 

图片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他们吃的是什么蘑菇。”阿格伦说。医疗团队的重点是救人,而不是打探菜单。

 

但瑞典的蘑菇专家鲁特·福尔克倒是给出了推测。她研究蘑菇多年,还写过一本讲毒蘑菇的书。她说,基律纳这个季节的蘑菇数量其实不多,但有几种常见的“狠角色”,比如白毒伞和毒鹅膏。这两位外形看着挺普通,甚至有点清秀,但体内却暗藏“鹅膏毒素”,对肝脏简直是灾难。

 

另一种常见毒素叫奥雷拉宁,主要伤肾,潜伏期很长,有时吃下去几天后才发作,那才叫“阴险”。

 

图片

 

图片

 

她无奈地补充:“问题是,有些有毒蘑菇在外观上,真的和中国人常吃的可食用菌子挺像的。你在国内叫‘美味’,在瑞典就可能是‘要命’。”

 

根据瑞典中毒信息中心的资料,这些毒蘑菇的症状通常从肠胃开始:先是恶心、呕吐,紧接着是剧烈腹泻,水一样地流,脱水风险极高。再严重些,就会出现肝肾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表示,如果真要简单点记,只要记住——带白色或棕色菌褶的蘑菇,一律别碰。因为瑞典最危险的毒蘑菇,几乎都长这个样子。

 

图片

 

其实,这次的事件并非孤例。根据瑞典国家卫生和福利委员会的数据,每年平均有40人因为误食毒蘑菇而就医。只是,大多数是本地人,很少有像这样一整个外国旅行团集体中招的情况。

 

 

2、3名中国人吃了一盘“沙拉”后出事了

 

 

都说世界上最危险的餐桌,往往就在身边。这样的事件并不是孤例,就在前段时间,智利洛斯安第斯市(Los Andes)林科纳达(Rinconada)小镇,就发生了一起令人唏嘘的中毒事件。

 

三名中国男子本打算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来顿“健康野菜沙拉”,结果却把自己送上了急诊室。

 

图片

 

事情的起因听上去很日常:其中一名 57 岁的男子在院子里采摘了一种当地植物——Palán Palán,中文有人叫它“南美烟草”。他觉得这叶子长得挺嫩挺绿,洗一洗切一切,拌成沙拉,清爽健康。三人围坐一桌,很快把这份“野味”吃下肚。

 

图片

 

20分钟后,麻烦降临。

 

起初只是头晕、恶心,接着是腹痛、呕吐,甚至出现发烧和癫痫。几个人吓坏了,邻居赶紧把他们送到林科纳达的社区医院(Cesfam),随后又转往洛斯安第斯省圣胡安德迪奥斯医院急诊室。

 

医生一看就知道,这不是普通食物中毒。Palán Palán 早就在医学资料里挂了“黑名单”。它和烟草同属一科,但体内含有一种叫假木贼碱的毒素。名字听着拗口,但你只要记住:它比尼古丁更狠,对心脏、神经和器官的攻击性极强。

 

图片

 

据报道,曾有一位 73 岁的女性误食Palán Palán,不久就出现瞳孔散大、心率骤降的症状,20 天后因多器官衰竭去世。

 

回到林科纳达的急诊室,情况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三人中,24 岁和44 岁的两名男子幸运地挺了过来,治疗后逐渐恢复,最终出院。而那名57 岁的男子中毒更严重,毒素直击心肺,最终因心肺骤停,不幸离世。

 

  

3、别为了一口吃的把命都丢了

 

 

蘑菇的诱惑有多大?火锅里一把金针菇,炒菜时几朵香菇,味道立刻鲜上一个档次。更别提野生菌,那种入口瞬间“山野气息扑面而来”的感觉,让不少吃货魂牵梦绕。

 

俗话说的好,“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野生蘑菇的危险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高。

 

图片

 

首先,外观相似是大坑。很多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经验不足的人很容易误判。比如,某些含鹅膏毒素的白色小蘑菇,看上去清秀可爱,实则是“伪装高手”。吃进去,不仅会引发呕吐、腹泻,还可能直接损伤肝肾,危及生命。

 

图片

 

其次,“以身试菇”的传统方法早就被科学否定。什么“银器变黑就是毒菇”“小动物吃了没事就安全”,这些全是民间传说,靠不住。毒素并不会乖乖显形,它往往悄无声息潜伏,等你觉得不舒服时,往往已经来不及。

 

再者,蘑菇的毒素复杂,种类繁多,有的几小时发作,有的甚至几天后才出现症状,让人防不胜防。更麻烦的是,目前并没有通用的“解毒药”,一旦中毒,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刻就医。

 

图片

 

所以说,真的不要乱吃不认识的蘑菇啊,网络上的段子看看就好了,咱自己的命还是得珍惜。

 

而且,很多人喜欢到山林、草地里采摘野生植物,觉得天然、健康,还能做成沙拉、凉拌或者煲汤。可别忘了,大自然可不仅仅有美味,还有隐藏的“暗雷”。

 

图片

 

比如一些野生浆果,野生的水芹水葱,这些东西看似无害,却含草酸或氰苷类毒素,吃错就可能肾脏受损甚至中毒。

 

问题在于,很多毒性植物和可食用植物外形极其相似。经验丰富的人都要仔细辨认,更别提普通游客。靠颜色、气味或者“尝一点试试”根本不靠谱。

 

写在最后

 

大自然馈赠了丰富的食材,也隐藏了潜在的风险。一顿“鲜美野味”,轻则让你痛不欲生,重则危及生命。

 

所以说,咱别贪那一口“鲜”了,安全才是第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