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网站采用了 cookies。继续浏览网站表示您同意我们的 cookies 政策。
This site uses cookies. By continuing to browse the site, you are agreeing to our use of cookies.
1、刚免签就有人脱团
事情发生在10月初。两名中国游客从北京飞抵仁川机场,和另外二十多名游客一起报了一个“四天五夜”的韩国团。按照行程,他们该在首尔、釜山转一圈,拍拍照、吃吃韩餐,然后回国。可谁也没想到,刚落地没多久,这俩人就不见了。
旅行社发现问题后立刻报警,韩国出入境管理局随即成立专案组,调取机场和市区监控,一路追踪。结果发现——一个跑去了光州,一个逃到了全罗南道的木浦。几天后,两人被抓,但警方还顺带逮到了两个帮助他们藏身的同伙。
调查结果让人哭笑不得:他们根本没打算旅游,而是提前打听好在韩国的“黑工”渠道,打算趁着免签政策潜伏下来找工作。仁川机场外国人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这两人涉嫌以“非法滞留”为目的伪装成游客,将在调查结束后被强制遣返。
类似的新闻其实之前也有,但这次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这项临时免签政策才刚开始不到一个月,就出现了“跑团”事件,让舆论一片哗然。
而韩国的这起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韩国免签,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研究一下,但是千万别瞎搞!
✅基本要求
3人即可成团,但必须一起出发、一起回国。
签证有效期3个月,每次入境最多停留15天。
团队中需要有一位年满20岁的成员担任领队。
✅行程安排
行程中必须包含首尔、釜山、济州岛等主要城市。
全程须由韩国当地地接社陪同,禁止脱团活动。
行程单需细化到小时,并严格按照申报计划执行。
✅ 申请所需材料
护照首页复印件
身份证原件
团体签证申请表
往返航班预订单
2、押金、拒签与沉默的同胞
就在去年7月,某社交平台上有人发帖称,有两名中国游客在海外“脱团”了。
结果有网友马上在评论区里补刀:“才跑俩?之前还有一跑跑掉二十个的呢。”
其实,这种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去看世界——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还有欧洲的各种国家,到处都能见到中国游客的身影。有人自驾,也有人自助游,还有人图省心跟团走。
按理说,现在签证也没以前那么难办,脱团这种情况本不多见。但最近几年,类似的新闻又开始多了起来。
有澳洲的旅行社业内人士就透露,发生“脱团”现象后,澳大利亚对中国游客的旅游签证审查也会收紧了——以前好签,现在不一定。
网上也能看到不少相关帖文,讨论度相当高。
有网友说,如今去澳洲跟团旅游,有时还得交押金——从几万到二十万人民币不等。可即便这样,有人还是宁可不要押金,也要留下来。对旅行社来说,这点钱根本填不平他们的损失。
随着“脱团”的人越来越多,在澳洲生活的华人难免也接触到这些“黑工”。一些在当地生活多年的博主就分享了自己看到的情况:
很多非法滞留的人,为了生计只能干体力活。生病了、出了事,都得自己扛,没有任何保障。
这些故事一传开,网友们开始热议——问题其实早就存在,但这一次,舆论的焦点变了:
一位网友发帖问:“我有澳洲PR,要不要举报黑民?”
短短几个小时,评论区就吵翻了天。
正方观点:
“应该举报!这些非法滞留的人扰乱市场,抢工作,还让我们这些合法身份的人受牵连。”
有人现身说法:“我申请旅游签被拒,就是因为澳洲的黑民太多。明明资料齐全,也被怀疑不想回国,人生第一次留下拒签记录,气到哭。”
反方观点则充满愤怒与同情:
“他们出来也是逼不得已。印度人、非洲人、中东人都有黑民,他们的同胞从不互相举报,反而抱团争取权益,我们也应该这样。”
一位在澳洲生活多年的博主这样总结:首先,举报根本举报不完。而且就算举报,也不一定有结果,反倒可能引来报复。与其两败俱伤,不如“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如果真有私人恩怨,那就“各论各的”,但别牵连无辜。
他自己不会举报同胞,也不会鄙视举报的人,更不会同情被举报的黑工。“各过各的日子,别互相拉扯。”这句话或许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态度。
事实上,这个问题背后藏着更深的困境:法律与人情的碰撞。
举报,是理性的选择;不举报,是情感的挣扎。对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华人而言,身份、生计、归属感——每一样都敏感得像玻璃。有人在道德层面审判,有人在生存层面挣扎,谁都不完全错,也都不完全对。
这些事件其实都指向同一个现实: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生活铤而走险;但他们的选择,最终却可能让更多守规矩的人付出代价。
一旦这种“跑路”事件增多,签证政策必然收紧,审核更严,甚至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旅游形象。未来再想免签、简签,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到时候,不仅是个人旅行麻烦,旅行社也要提高门槛、加押金,甚至对申请人背景层层筛查。对于真正想出去走走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无辜的“连坐”。
就像那句老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前人要是砍树,后人就没招了。
匿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