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他被赦免!人称“最相信美国的大冤种”,赵长鹏出狱后究竟做了啥?

2025/10/28 23
重磅!他被赦免!人称“最相信美国的大冤种”,赵长鹏出狱后究竟做了啥?

1、帝国倾塌:从币安之王到法庭被告

赵长鹏的崛起本身就是一个数字时代的传奇。赵1977年生于江苏连云港,11岁随家人移民加拿大,从麦当劳兼职生到麦吉尔大学计算机高材生,他的经历完美诠释了技术精英的跨国流动。

2017年,当他在上海创立币安时,恐怕无人能预料这个平台会在短短八个月内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币安的扩张速度令人瞠目——每秒140万次的交易处理能力、迅速积累的600万用户、以及让赵长鹏在2018年登上《福布斯》封面的“加密货币首富”头衔。这一切在2021年12月达到巅峰,当时他以900亿美元身价超越农夫山泉钟睒睒,成为新任华人首富。

然而,帝国的崩塌来得同样迅速。2023年6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13项指控如利剑出鞘;11月,赵长鹏不得不辞去CEO职务,承认违反美国反洗钱法;次年4月,他被判处四个月监禁,币安则被处以43亿美元罚款。

这场较量本质上是新旧金融体系的正面碰撞。传统金融监管要求透明、可追溯、符合反洗钱规范,而加密货币最初的理念恰恰是要打造一个去中心化、匿名、超越主权边界的新体系。

最让人震惊的是,赵长鹏在认罪时则表示我犯了错误,我必须承担责任还交了5000万的个人罚款,这也让许多人称他为“最相信美国的大冤种。

 

2、特赦之后的全球加密新局

去年9月,赵长鹏被曝出狱,而就在今年的10月23日,也就是前几天,美国总统川普宣布,特赦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创办人赵长鹏。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态称,她将拜登政府对赵的起诉定义为“加密货币战争”的一部分,并强调特赦是为了纠正拜登政府过度执法的不公正行为

而细究特赦时机,更是耐人寻味。老川在2025年1月就职后不久就发行了自有加密货币,并明确承诺要对行业采取更友好的态度。随后的一系列动作——放松监管、筹建国家加密货币储备、放宽退休储蓄投资数字资产的限制——勾勒出一幅全新的美国加密战略蓝图。在这种背景下,赵长鹏的特赦更像是一枚关键落子。

这后面利益的味道,想必大家都闻到了吧,老川家族和加密产业之间的关系,其实早就逃不过大众的火眼金睛。公开资料显示,赵长鹏的公司曾和一家位于老川大厦的Dominari控股有合作,赵的儿子还在这家公司的顾问委员会里。《华尔街日报》也报道过,川普家族代表和币安之间有过接触。

白宫虽然坚称特赦和个人经济利益无关,但这么紧密的商业联系,很难让人不多想。而且赵长鹏并不是唯一被赦免的。老川还放了BitMEX的创办人,可以说,这是一次针对整个加密行业的“集中解套行动”。

最戏剧的一幕出现在记者会上。当被问到为什么要特赦赵长鹏时,老川看起来还压根记不太清楚这个人是谁,只是模糊地说:“你是说那个搞加密货币的家伙?”——这句话其实挺有代表性的。它恰好说明,这事儿根本不是关于赵个人的恩怨,而是战略层面的博弈。

43亿美元的罚款早就达到震慑目的了,现在的特赦,更是美国为了重新拿回在全球加密领域的话语权所做的一次权衡。

 

3、特赦前夜:赵长鹏的破局之路

正如前文所说,赵长鹏于去年9月出狱,那他出狱之后都干了啥呢?不可能就傻乎乎在那等着川普特赦吧。

这就不得不说到今年初的一张合影了,站在C位的赵长鹏,与火币创始人李林、波场创始人孙宇晨、香港Web3领军人物孔剑平并肩而立。这张照片传递出的信号,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加意味深长。

这场聚会的东道主李林,曾一手打造世界前三的交易平台火币,随后将自己创立的企业卖给了孙宇晨。孔剑平则是Nano Labs创始人,也是香港数码港董事,他的存在象征着香港正在向加密世界敞开怀抱。

聚会结束没多久,孔剑平就高调宣布组建10亿美元BNB财库,目标囤积5%-10%的流通量,计划将币安平台币BNB包装进"美股上市公司"。赵长鹏则在推特亲自转发消息,推动股价单日上涨。

赵长鹏之后在香港的两次公开亮相更是经过精心设计。8月27日的"加密金融论坛2025"上,他与香港大学副校长林晨的对话,既是在学术层面寻求背书,也是向监管层释放合作信号。

两天后的"亚洲比特币大会"上,他与《比特币杂志》创办人泰勒·埃文斯的英文对话,则着眼于国际市场的信心重建。

在这两次对话中,赵长鹏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嗅觉。他直言"上一届美国政府脑子应该不是特好"——这是基于个人遭遇的合理吐槽;转而盛赞"这一届美国政府很聪明,有商业背景",这何尝不是递出橄榄枝呢?

最具战略眼光的是他对Tether(泰达币)的论述。他透露"现在应该有一千多亿美元的USDT资金被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了",并精准指出Tether如何"帮美国巩固了美元在全球的重要地位"。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的关键时点。该条例于今年8月实施后,立即吸引了77家机构申请牌照,赵长鹏选择此时高调现身香港,正是看准了这个历史性机遇——当传统金融巨头与科技大鳄纷纷入场时,他这位加密世界的"老船长"的价值将再次凸显。

显然,这段时间里,赵长鹏的每一步都经过精密计算:重建人脉网络,借助资本运作重塑市场信心,利用公开演讲传递信号,抓住监管变革的时机重新定位。当特赦令最终降临之时,他已不再是"阶下囚",又准备好重新在加密世界掀起风浪。

 

写在最后

在这个技术正在重构金融、数据正在重塑权力的时代,赵长鹏的故事显然还没写完。他的命运,不只是个人的沉浮,更是一面镜子,映射出全球加密监管的博弈、美元霸权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中美在数字金融领域的角力。特赦,并不是终点,它更像是一个分号——意味着新的篇章即将展开,一个更复杂、更激烈、也更精彩的加密金融时代正在到来。

但别忘了,我们文中提到的这些人,无论是赵长鹏、老川,还是那些华尔街巨头,他们都不是普通人。他们有资源、有信息、有能力去承受风险。而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面对各种消息、风口和“机会”,最重要的永远是冷静和判断。

别盲信、别跟风,尤其是理财这件事——赚大钱的故事听起来都很刺激,但走得稳,才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