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英国校园暴力,中国留学生应如何应对?

2021/02/26 212
遭遇英国校园暴力,中国留学生应如何应对?

校园暴力是这些年一个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的两倍,又因为暴力首先让大家联想到的是伤害,对于海外学子来说,更令父母揪心的是距离和签证等客观原因,父母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孩子。在我们的印象里,提到校园暴力,大部分的人都会想到某种美国校园枪击事件,女留学生加拿大校园遇害等,实际上校园暴力的定义远比这些广泛,而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却是更多常见和影响孩子患有的。

在英国,校园暴力多发生在12-20岁的青少年规模,根据英国最大反校园暴力慈善组织2015年度的调查报告,50%的青少年曾经欺辱过其他同学,在被欺负的同学中,有74%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过度人体攻击,相当相当多的是由于本身的长相,身材甚至头发颜色被欺负过。

校园暴力

也许很多家长都会认为那些无关的身体伤害的暴力行为都没有大的阻碍,可事实却是,在遭受校园暴力的人群中,29%的青少年会通过伤害自己来发泄,27%的孩子会选择逃课,有14%的青少年会饮食失调,并有12%的孩子甚至会离家出走。的中国留学生就更容易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也许你纠正这些数据感到比较,那是因为大部分的家长对校园暴力的定义过于狭隘,也低估了这些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校园暴力加剧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人生观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很多经历过暴力行为的孩子会反过来欺负别人。

随着留英学生的低龄化,我在此希望能通过最真实的调查和反馈,帮助祖国的花儿和大树们真实地了解英国校园暴力,而长袍的人在第一时间保护自己的权利。

校园暴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英国校园暴力的定义(如果在学校有人瞪你一眼或者无法自拔地对你有爱慕的眼神,咱们就让它变成盛行西风飘走吧),目前英国法律对校园暴力并没有明确定义,但是指出校园暴力是一种:重复性地对特定人群(某种不同性别,种族或信仰等)的同学进行身体或情感上的伤害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挑衅,偷盗,重复性地骚扰或恐吓(一点起外号,通过电话短信短信骚扰等),还有一点我认为很多中国学生都在A级级别早早经历过的就是仇恨罪(中文即为憎恶犯罪),其实就是由于在英国,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对校园暴力的详细定义,所以同学们应该首先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有关规定,才能很好的保护和约束自己。

由于我们从小受中华儒家思想和孔融让梨式的思想灌输,很多中国小留学生在遭受欺负后选择逆来顺受,自己消化,其实这是很不可取的,别人也并不会意识到你一直在努力表现出的大度。在英国,什么话不应该对膀胱长粉刺的同学说都会是学校注意的一部分,所以如果自己在学校受到了语言或身体上的委屈,都应该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虽然我们很久以来都被教育要懂事,大事化小,很多学生因为在海外无依无靠更是不敢发声,其实越有委屈就更应该大声说出来,这样学校才会明白你所忍受的,从而能更好的规范大家。如果刚来有语言问题,那么可以寻求其他中国同学的帮助,在英国中国人还是很互相帮忙的。

校园暴力

早在2006年,英国一些学校就建立了专门的热线和短信方便学生及时报告暴力事件,但是通常情况下,还是建议学生第一时间告诉自己所在学校信任的老师。如果严重的需要迅速报警(温馨提示英国报警电话不是911甚至999)。这些年经过电子科技的发达,计算机网络暴力也越来越被关注,如果您收到骚扰短信或在网站上被攻击,请您记得保存记录,作为证据。

其实我们很难改变别人的内心和自己在这里是歪果仁的事实,难免在一些方面会被区别对待,但是同学们记住,如果自己的权益遭到侵犯,那么你需要靠自己去承担,不可自己承受,对家人也报喜不报忧,因为今天的沉默也许会影响将来一个本该更好的你,今天的发声也许会给以后的祖国留学生更好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