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英国一年,回国还是留英?你想好了吗?

2021/03/20 1171
留学英国一年,回国还是留英?你想好了吗?

随着来英国读研究生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毕业之后的打算也备受关注。相关媒体对此做了一番调查,结果表明,在受访者中,46%的留学生想要尝试在英国找工作,但其中绝大多数称希望渺茫,没有自信。40%的留学生想在毕业后马上回国找工作,14%的留学生表示尚不明确。

毕业后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回国找工作,留学生都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本文以留英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为话题,做了具体调查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大多数留学生一年后都留不下来,问题出在哪里?

能不能留下来主要是看能不能找到工作。一般英国留学生正式课程只有9个月,课程结束后会剩余大致4到7个月的签证时长,这期间可以准备论文,也可以找工作,但是找到稳定的工作以至于公司愿意给你做担保是比较困难的。据本报记者对即将毕业的英国留学生的采访和对网友的调查,总结归纳出大多数英国留学生一年后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语言不过关

很多留学生在来英国前都是磕磕绊绊地过了雅思,本身英语就不好,而太多太多留学生来英国以后天天说中文,吃中餐,上中文论坛,看中文电视剧电影和娱乐节目,英文恨不得只在学校教室里面用,社交圈子只局限于中国人,抱团学习,抱团生活,真正勇于脱离国人的小圈子融入英国学生中的没有几人。如此一来,一年后,英语水平并没有很大提高。

而想要在英国找工作,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英语要过关,所有国外公司都一样,如果连交流都有障碍,公司领导怎么可能放心把工作交给你。其实很多在国外读书能够找到工作的学生都是在国外从高中或者从本科开始念的。不是说读一年制硕士的学生不努力,而是学习语言和适应环境需要时间的积淀。

个人能力、学术水平以及文化差异

同样是研究生,绝大多数外国学生独立较早,他们在毕业后找工作时,已经有了之前十几份的实习和打工经历作为基础,办公室、快餐店、超市、商场等各个领域,反观我们中国留学生,可能复印机都用不好,接到同事电话都不知道该如何做记录,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连支票都不会填写。这种情况下如何与国外学生竞争。

另外,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公司领导,肯定希望自己的员工是最优秀的,在英语不是自己母语的情况下,还要专业水平高于本土学生,对于仅有短短一年留学经历的中国学生来说,那简直是难上加难。

而文化差异也是决定细节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言谈举止、说话方式、生活习惯等,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转变的。

移民政策差

移民国家都有相关政策确保学生比较顺利的留下来。英国不是移民国家,英国没有与移民国家类似的、对留学生留下来提供较大便利的政策。读英国硕士只给1年半的签证居留时间,给留学生们适应的时间太短暂了,再加上移民政策也比较不友好。这么多中国学生来到英国,一年比一年多,能读完找到给Tier 2或Tier 5签留下来工作的少数人当然是精英,留不下的大多数人也不要去抱怨。移民这类事本来就很难,你只能抱怨你还不够优秀,或者你选错了的国家。

在英国找工作,需要做些什么?

虽然找到工作对于大多数就读一年的研究生来说十分困难,但是不能因为困难就不去尝试,万一成功了呢?尝试了,就算失败也不会后悔,准备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在英国找工作要趁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首先,重中之重是了解和准备好你的签证,有网友表示曾经就因为签证问题而错失过Offer。其次,要做好心理准备和财政准备。现在经济比较低迷,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工作,需要长期抗战,心理上要能承受得住各方面压力。资金上要能支撑你最少几个月的生活开支。接下来,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必须评估目前的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不少留学生没有认真评估过自己,往往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同时,也必须了解不同地区间,行业、岗位、收入的差距等,避免期待值出现较大误差。在找到目标之后,需要找到通往这些岗位的途径。常用途径有:内推;校内类似学生事务办的部门通常会有招聘信息;网络招聘,上各种招聘网站注册,制作上传并定时更新自己的简历;中介机构,到街上找中介机构,注册自己的信息,他们也会为你进行匹配和推送。

说到找工作,不得不提的便是CV了。写CV也是一门技术活,CV主要包括姓名,地址,电话,邮箱,应聘职位,简要描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科,工作经验等。需要注意的是,简历要简洁明了,篇幅限制在两张A4纸内,通常第一页中下部分及第二页中上部分是HR阅读时的重点部分。同时网上简历还要定时更新,另外,必须要根据不同公司和不同工作岗位对简历进行调整,写清你对公司的了解和对工作的期盼,切忌千篇一律。如果简历被有幸选中,到了最后一步的面试环节,除了准备好专业知识,许多细节也会决定成败。例如,如果去不熟悉的地方面试,要提前查好路线,预测好时间。最好能提前去摸点,避免迟到;熟记联系人名字,避免造成尴尬;尽可能多地了解面试公司和岗位的信息,最好能侃侃而谈,切忌一问三不知;想一个自己的缺点,这是面试中最容易被问到的问题,这个缺点一定不是致命的,回答的重点可以在于如何改进。

最后,关于找工作的培训,相信很多学校都会有免费的培训课程,可以多去参加。祝大家都能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另外,想要毕业后留在英国,只是找到工作还不行,还需要用人单位给你提供工作签证,

 

毕业回国找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已经了解到,在留学英国的研究生中,除了想留在英国找工作的同学之外,绝大部分想尽快回国找工作,而对于刚到英国不久的同学和即将毕业回国的同学,都应该做哪些计划和准备呢?

首先,对于刚来英国的同学,不要觉得时间还早,英国的学期很短,课时不多,一年很快就会过去,所以,既然有了想毕业后回国找工作的想法,就要早做打算。首先,大多数同学出来读书都是想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以便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在上课时一定要做好笔记,积极和老师互动。在以后回国找工作面试时,有话可谈。其次,在国外读过书的同学回国应聘,最大的优势便是英语,所以在国外这一年一定要把握好语言环境,尽可能地多说多练,这对以后回国找工作绝对很有帮助。最后一点,就是国外实习经历,如果在自己简历中工作经验这一栏里有一项是国外的实习经历,绝对增色不少,强烈推荐学校教研助理。很多教授会在假期开展一些项目,如果能应聘到助理的位置,工资不低,日后论文发表了,你的名字也会在上面。这些位置虽然校方会有公开的招聘,但是内推的成功几率会高很多。所以平时除了加强相应学科的知识技巧锻炼外,跟各位教授、导师、辅导员打好关系也是很重要的。而对于社会公司实习,需要注意的是大公司的暑期实习生计划(Internship),在11、12月份就开始招聘了,一定要提前申请。另外,慈善和志愿工这类工作也要积极参与,此类岗位收入偏低甚至是零,但是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提高口语和个人能力,也是简历的加分项。

对于即将毕业回国的同学们来说,找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在这里为大家简单一下找工作的途径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找工作的途径

首先,最常见的是网申,相信大多数同学已经开始着手了,需要了解的是大波公司开始开启网申的时间是在九十月份,这时候也是大家毕业论文差不多已经完成的时间,所以应该集中精力开始网申。但是网申的一大问题是,还无法回国参加面试,解决方法很简单,如果在笔试过了的情况下,联系公司负责人看是否可以延期面试或者视频面试。其次,可以关注校友内推。多加一些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还有学校的群等。找工作期间,多咨询一些学长学姐,或许会发现好的工作机会。最后,当然要在各大招聘网站挂上自己的简历,虽然会有大部分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公司联系你,但是但凡有一点机会,都要试一试。

注意事项

对于即将回国找工作的同学们来说,以下三点内容需要注意:

薪资要求要合理

由于近些年来,留学归国人员数量不断增多,留学生也不像以前一样那么稀罕了,再加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留学生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薪资要求要更加合理,跟企业方面的信息更加对等,切不可漫天要价。据了解,大多数留学生表示他们的薪资要求在3000至4000元,起点跟国内大学生都是一样的,他们表示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工作机会和平台。而应聘同样一个职位,一直在国内有过两年工作经验的往往会比无工作经验的留学生更受欢迎。而某集团人事专员表示,每个人都有一定技能,只要薪资要求与个人技能相对等,便是合理的。

开具留学归国人员证明

在国内,很多企业是不直接认可国外大学毕业证的,他们只会看由中国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颁发的留学生学历认证,这个证明是专门给在海外留学毕业的中国学生颁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回国后可以认证学历,证明同学们的海外学历是真实合法的。但是2014年初,学历认证单位称认证海外学历不再需要提供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由于留学回国人员在办理派遣落户以及​购买免税车等回国手续或进行相关事项申请时可能需要提供该证明,国家建议留学人员在归国之前尽早开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以备不时之需。

应聘要趁早

据本报记者了解发现,有些留学生因为错过了10月份的校园招聘,只能等待春季补招。有些单位出于面试人员有限、招聘效率方面的考量,会在每年秋季举行校园招聘会,提前录用即将毕业的应届生。但错过校招的同学也不必过于紧张,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毕业的学生还有机会参加秋季的校园招聘,因为很多企业将招聘会举办前一年内毕业的学生均视为应届生。

英国找工作

对留学生们的建议

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采访调查,我们了解到,由于英国硕士是一年制,再加上学期短,上课时间加起来总共只有9个月,许多人对英国留学生产生质疑。有些用人单位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学位含金量与制度无关,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培养过程,就是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

出国学习并不是只拿一张文凭这么简单,而是要不仅在知识能力上的学习,更是学习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制度以及不同的生活中的各种学习能力。相比其他留学大国来说,英国的一年制硕士时间非常非常紧张,如何用好这一年是非常重要的。你混着混着过去,这就是水。很多人可能就是过来了,拿了学位,游玩了几个国家,再回去这就算留学,所以造成了一种英国硕士很水的错觉。其实并不是这样,很多你学到的东西并不能反应在你的一纸简历里,也并不是刚入职的第一份薪水所能定性的,它会影响你一生。总结来说,英国的教育制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制度,它强调是你学习了之后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和就业实时的密切相关。

在英国,留学是一个产业,越来越多的国际生涌入英国,然而英国的大学教授们的工作动力从来都不是来自于教课,他们的成就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研究项目和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他们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对自己领域的研究上面,所以,在英国读研期间,自主学习很重要,如果你对哪位教授的研究领域感兴趣,就要积极和教授沟通,他们会很高兴与你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但是你一定要积极主动。

一位往届毕业生告诉记者,很多自控力差的学生并不能在一年的学习中提升自己,最典型的是连基本的英文能力都提升不了多少,不少学生连论文都要找别人代写,这样的人回国以后面临就业,国内的雇主看多了良莠不齐的英国硕士研究生的真实水平,作为雇主会有一种英国硕士很水的主观判断,不再把英硕回国的求职者放在眼里。所以,如果你是真正努力学习有个人能力的学生,就努力在国外找找实习,因为海外的工作经历才能证明你不水。有受访者表示,即便留学归国的人跟本土毕业生相比是少数,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一些不好好学习实力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就劣币驱逐良币了,大大破坏了留学生文凭的含金量。

最后,放平心态,那这一年的留学经历当作一段体验,回国可以放低姿态,踏踏实实的找工作或者还更可能取得雇主的信任。另外如果雇主或者面试官自己本身有留学经历的话有时候会是一个优势,至少他们知道留学经历是怎么一回事,对面试者也会有更多的理解。